四川新闻网-首屏新闻成都8月22日讯(记者 陈淋 摄影报道)踩着节拍,4位身着汉服的木偶人上下起伏,轻盈地旋转跳舞,引得众人拿出手机纷纷围观拍摄。这是四川省第十届大学生艺术展演活动的学生艺术实践工作坊展区现场,川南幼儿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偶遇工作坊的同学们现场表演资中中型杖头木偶戏,入“木”三分,获得无数点赞。
学生艺术实践工作坊展区,师生参与体验
(资料图片)
学生艺术实践工作坊是一项集体性、实践性、互动性、体验性的视觉艺术创作实践项目,是四川省大学生艺术展演活动中的重要内容。今年,共有28个优秀的学生艺术实践工作坊,分别参与“艺术与科技”“艺术与生活”“艺术与美丽乡村”“艺术与校园”四个项目的展示。
川南幼儿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偶遇工作坊
川南幼儿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偶遇工作坊,依托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 “资中中型杖头木偶”校企合作项目,面向全校师生,以一场“体验之旅”的探究学习模式,深度挖掘杖头木偶的技艺精髓与智慧,开展“偶思偶想、偶探偶导、偶创偶做、偶演偶遇”四模块实践活动,为大学生搭建起一个良好的艺术实践平台。展示现场,不少师生参与体验资中中型杖头木偶戏表演,一只手握着与木偶头部相连的命杆,另外一只手操控着与木偶手相连的手扦,木偶瞬间就“活”了起来。“工作坊还将传统木偶延伸进教学和生活中,制作了泥土木偶,可作为少儿教学教具。”偶遇工作坊学生庞俊杰说道。据悉,偶遇工作坊通过创设 “教、学、练、创、演、赛”一体的实践教学,在传承传统木偶技艺的同时融入学校“红色基因”“师范基因”“文化基因”,对“偶” 文化所蕴含的芒木、科技、人文中的“活” 性特征进行传承与创新,不仅拓展了学生艺术视野,丰富了学生业余生活,也培养了一批优秀的艺术教育人才。
成都师范学院山形水韵生活创意产品工作坊
不仅是将非遗文化融入人才培养,高校的学生艺术实践工作坊还积极助力乡村振兴。成都师范学院山形水韵生活创意产品工作坊,将艺术生活化,运用传统工艺与材料,开发设计了多款具有东方山水艺术意象的生活文化创意产品,如生活器物、服饰、灯具、装饰化摆件等。现场展示了多款学生们自己设计的植物扎染服饰,让人眼前一亮。工作坊学生黄思琪介绍,“我们通过学习残花、扎染、绒花等中国民间传统手工艺开发山水主题的生活创意产品,植物染材也是纯天然,如核桃皮、艾草等,呈现不同染质效果,具有浓浓的中国风。”这样的创意设计也走出校园,在甘孜州道孚县下瓦然村与乡村振兴结合,成为当地农民致富增收的新渠道。成都师范学院美术学院副院长李茜介绍,师生们以当地传统的精工手工艺技术作为支撑,结合现代审美开发出文创产品,并推动这些产品走向更广泛的应用市场。“第一批文创产品已在川内销售了1000多件,大家反馈都不错。”接下来,该校美术学院还将用“课题”思维解决下瓦然村的当下发展问题,使下瓦然村的文化转变为“消费”的可能,将文化发展与美好乡村、非物质文化创造性转化等密切结合,助力乡村振兴。
西华师范大学生态大通美丽乡村设计工作坊
西华师范大学生态大通美丽乡村设计工作坊展示他们的落地项目——芝麻湾村精神堡垒。工作坊学生李雯慧介绍,“我们在村里打造了富有文化内涵的景观设计,让嘉陵区芝麻湾村人居环境整体提升,乡亲们赞不绝口。”为了发展乡村旅游,同学们还为芝麻湾村设立一个交互产品,提升游客旅游体验。工作坊的展区内,展示着同学们设计的极具特色的IP形象以及农副产品的包装。“我们都是以志愿服务的形式参与乡村振兴,工作坊也将一如既往地为乡村振兴服务。”
本网(平台)所刊载内容之知识产权为四川新闻网传媒(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及/或相关权利人专属所有或持有。未经许可,禁止进行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等任何使用。
标签: